Monitored Programs(已监控程序):记录通过 Total Uninstall 监控安装的软件,可实现无残留卸载。
Cleaner(清理工具):扫描系统中的临时文件、无效快捷方式等杂项。
File Monitor(文件监控):追踪文件变化记录。
Registry Monitor(注册表监控):记录和对比注册表的变化。
Backup Manager(备份管理):保存卸载日志与快照记录,以便后续恢复。
Settings(设置):调整监控深度、文件排除规则、备份路径等。
使用 Total Uninstall 强力卸载顽固软件 & 清理残留
如上图所示,打开 Total Uninstall 并选中一个程序后,软件会立即对该程序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果会在右侧窗口中以树状结构呈现,内容通常包括该程序的文件系统路径、注册表信息、快捷方式、服务项目、启动项以及缓存目录等。
这样的层级化展示让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程序在系统中的完整分布,不仅能清楚了解它“装到了哪里”,还可根据需要手动勾选或取消清理项,实现精准控制。对于希望彻底移除某些大型或顽固软件的用户来说,这种分析模式非常直观且高效。
2. Total Uninstall 的工作原理简析
2.1 什么是“安装前后快照”
Total Uninstall 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系统的前后状态进行快照对比,识别出软件安装过程中的所有变化。在你安装软件前,Total Uninstall 会扫描系统的文件结构与注册表,生成“前快照”;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后快照”,通过两者差异计算出该软件对系统的影响范围。这样一来,它就能完全掌握程序留下的每一个痕迹。
除了主打的“快照监控卸载”功能外,Total Uninstall 还自带一个实用的模块——程序清理器(Cleaner)。这个功能虽然不如快照模式那样精确,但在日常维护中非常方便,尤其适合清理那些没有被监控安装、或卸载记录已经遗失的旧程序残留。
打开「Cleaner」模块后,软件会自动扫描系统中的多种典型残留路径,包括常见的程序安装目录(如 Program Files、AppData、ProgramData 等)、注册表卸载项、启动项以及临时缓存目录。扫描完成后,界面会以分组列表的方式列出检测结果,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路径下仍有未删除的文件、空文件夹或孤立的注册表键值。
Total Uninstall 程序清理器
这个模块的使用逻辑与“分析卸载”不同,它更偏向于事后清理。举个例子:某个程序已经通过普通方式卸载,但仍在系统中留下启动服务或临时缓存,这时用 Cleaner 扫描,就能快速找到这些零散残留并一键清理。对于系统长期使用后积累的“历史垃圾”——比如早期测试的软件、手动删除文件夹但未清理注册表的情况——这个功能尤其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Cleaner 的检测范围很广,部分系统路径中的共享组件或 DLL 文件可能被误判为“孤立文件”。因此在清理前,建议先查看报告,确认对应条目确实属于目标程序。合理使用这一模块,可以让系统长期保持整洁,也能显著减少因为残留文件而导致的冲突或磁盘浪费。
3.4 自运行管理
除了程序卸载与残留清理,Total Uninstall 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辅助功能——自运行管理(Auto-run Manager)。它能帮助用户查看并管理系统中所有随 Windows 启动自动运行的项目,包括服务、计划任务、启动文件夹、注册表启动项等,方便彻底禁用那些“卸载不干净”的后台程序。
如图所示,这个名为 GameViewerService 的服务就是个典型的“顽固自启”案例。我明明已经卸载了网易 UU 远程工具,但它依旧出现在系统服务列表中,而且会在每次开机时自动启动。由于我使用的是笔记本电脑,这种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不仅占用 CPU 与内存资源,还会持续唤醒系统、缩短待机时间,影响整体性能和续航表现。
自运行管理(Auto-run Manager)
在 Total Uninstall 的自运行管理中,我们可以轻松找到这些残留服务或计划任务。只需选中相应项目,右键选择「禁用」或「删除」,就能立即阻止它随系统启动。与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或 msconfig 不同,Total Uninstall 会详细列出每个启动项的来源路径、注册表位置以及依赖关系,让用户更清楚地知道这个进程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对于像 GameViewerService 这种“顽固自启”的程序,除了禁用它的启动项外,还可以利用前文提到的「Cleaner」或「分析残留」功能,对其关联文件夹和注册表项进行进一步清理。这样一来,不仅能让系统启动更轻盈,也能避免后台进程频繁唤醒系统、影响使用体验。
4. 实用技巧与使用建议
4.1 手动添加监控的绿色程序
某些绿色版或便携程序虽然无需安装,但在运行后仍会产生缓存与注册表记录。可以手动将这些程序目录添加到 Total Uninstall 中,让它分析变动,后续可实现彻底移除。
4.2 备份与恢复注册表功能
Total Uninstall 会在卸载前自动创建系统还原点,并支持手动导出快照或注册表分支,这在测试软件或进行系统调优时非常有用,能够在出现误删或异常时快速恢复系统状态。这个设计本意很好,但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它似乎没有提供关闭还原点创建的选项。如果每次卸载都不选择“跳过”该步骤,程序会在安装目录下的 /App/ComputerData/ 文件夹中生成大量缓存数据,占用空间惊人。因此建议定期清理该目录,以免缓存堆积影响磁盘容量。
4.3 注意事项:误删风险与建议设置
由于 Total Uninstall 的清理精度极高,若不熟悉系统结构,可能会误删共享组件或系统项。建议在设置中启用“确认删除”提示,避免自动执行清理;对于不确定的条目,可勾选“保留到回收站”或“创建备份副本”。
5. Total Uninstall Pro 便携版下载
下面分享一下 Total Uninstall 的最新版免安装优化版,版本号为 7.6.1。虽然这是 2024 年更新的版本,但官网页面仍停留在 2023 版,所以它也算是当前的最新版本。我个人使用下来感觉比其他同类软件更顺手,尤其在卸载深度和残留清理上都很可靠,推荐大家可以试试。
进程监视器(Process Monitor)4.0完整汉化版
Process Monitor 是一款由微软 Sysinternals 公司开发的包含强大监视和过滤功能的高级 Windows 监视工具,可实时显示文件系统、注册表、进程/线程的活动。它结合了两个 Sysinternals 的旧版工具 Filemon 和 Regmon 的功能,并添加了一个包含丰富的和非破坏性的广泛增强过滤功能列表,全面的事件属性(例如会话 ID 和用户名称),可靠的进程信息,每个操作的完整线程、堆栈与集成符号支持,同时记录到一个文件中,以及更多。其独一无二的强大功能将使 Process Monitor 在您的系统故障排除和恶意软件检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概述:
捕获操作的输入和输出参数的更多数据
非破坏性过滤器,允许您设置过滤器而不会丢失数据
捕获每个操作的线程堆栈,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以找出一个操作的根源
可靠捕获进程的详细信息,包括映像路径、命令行、用户和会话 ID
任何事件属性的可配置和可移动列
可将过滤器设置为任何数据字段,包括未配置为列的字段
高级日志记录架构,扩展到数以百万计的捕获事件和千兆字节的日志数据
进程树工具显示在跟踪中引用的所有进程的关系
本机日志格式保存,在不同的 Process Monitor 实例中加载的所有数据
进程工具提示,方便查看进程映像信息
详细信息工具提示,允许方便地访问不适合的列数据格式
可取消搜索
所有操作的启动时间日志
支持平台:
客户端:Windows Vista 和更高。
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8 和更高。
v4.0 版本更新:2024年6月17日
– 此更新增加了用户界面改进,增强了搜索、过滤和事件计数性能,并为进程开始时间戳引入了新的事件列。
– 新列“进程启动”可用于按进程的开始时间过滤进程,例如,隐藏此进程监视器会话启动时正在运行的所有进程,或仅显示这些进程。在“进程监视器过滤器”对话框中,此列将把当前时间的时间戳作为下拉列表中的预填充值。从主事件列表中的任何时间戳列中复制和粘贴值也有效。
– 此版本中的用户界面改进包括更原生的深色主题外观、新的界面图标、可通过“工具”菜单访问摘要对话框的更一致的行为、更好的鼠标和键盘导航,以及自动填充到某些过滤器列的模板值。摘要对话框现在具有“编辑过滤器”选项,主事件列表支持每列“计数出现次数”操作。
– 我们修复了两个启动日志记录错误:一个在启用分析事件的 428 秒后错误地停止了日志,另一个使用 /ConvertBootLog 命令行选项未完全初始化模块符号信息。
– 将项目从主事件列表复制到剪贴板的速度更快,并且还会显示可中断的进度对话框,该对话框与整个 Procmon 中的其他耗时操作一起可见。
– 此外,还修复了一系列 UI 元素对齐方式,更新了事件属性对话框的在线搜索、对话框的几何图形、启用运行时检查,并进行了一系列安全改进。
旁路由的网络配置方法有多种,挨踢魔君给大家分享一种操作简单、无需动主路由并且对现有网络无任何影响的方法。先查看一下自己手机的 WiFi 网络信息,然后在电脑上登录旁路由的管理后台,手动配置一个不重复的同网段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 DNS 配置都和手机一样。还要关闭旁路由的 DHCP 服务,由主路由的 DHCP 服务给所有上网设备自动分配网络配置。
举个例子,假设我的手机的 WiFi 网络信息如下:
手机 WiFi 网络信息
那么我的旁路由(OpenWrt)的网络配置(只需设置用到的那一个网口)应该为:
设置 IP、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设置 DNS
关闭 DHCP 服务
旁路由的网络配置完成后,需要特殊上网功能的设备就走旁路由,只需要将该设备的默认网关和 DNS 配置为旁路由的 IP 地址即可。此时该设备的上网流量会先经过旁路由处理,然后再转交给主路由,所以旁路由上的软件系统就可以发挥各种作用了。如果后面又想还原(直接走主路由上网),只需把该设备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和 DNS 就行,非常简单。